流量渠道日益紛繁復雜的當下,家電線下渠道與廠商間再現紛爭。
4月25日,惠而浦宣布由于國美電器延遲支付貨款,終止與其商務合作。但4月26日,國美電器在發給《華夏時報》記者的回應聲明中,對之予以否認,并指責惠而浦管理混亂,長期未按合同履行應盡義務。對于國美電器的回應,惠而浦相關負責人在4月26日對記者表示,以公告為準。
在這場渠道與家電廠商的“錙銖必較”背后,地產疲軟、疫情反復等因素下家電市場紅利不再。而流量,這個渠道與家電廠商間最重要的聯系,在近年中悄然影響著雙方的關系變化,也影響著各自的資本市場。截至《華夏時報》記者發稿,4月27日盤中,惠而浦6.68元價格跌2.05%,國美零售0.325港元的價格,跌4.41%。
各執一詞
雙方鬧掰的原因在于超過8000萬元的待支付貨款。
惠而浦在公告中稱,截至今年3月末,其對國美電器的應收賬款余額合計8710.4萬元,扣除預提折讓折扣(以雙方實際商定后為準)后的凈應收為8235.8萬元。它在4月24日和4月25日曾兩次致函國美電器要求其立即支付到期貨款,但并未獲得解決。
不過對于惠而浦的說法,國美并不認可。
作為國美的線下平臺,國美電器方面在指責惠而浦管理混亂、賬目不清的同時,表示并不存在自己單方不予結算貨款的情況,隨時歡迎惠而浦對賬結算。而關鍵在于:國美電器認為惠而浦提出的應付款,并未按合同約定扣減應付國美的各項欠款。國美電器聲明顯示,截止目前,惠而浦尚欠付其各項費用約1000萬元,滯銷殘次品超2000萬元。
4月26日,國美相關人士還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國美電器與惠而浦此前就貨款問題曾多次發函商討,但并未就金額問題達成一致,并且是國美率先在函中提及停止雙方合作的事宜。該人士表示,現在線下門店還有惠而浦相關商品銷售,不排除未來會發生變化。
需要提及的是,國美電器用“詭異”來描述惠而浦決定停止雙方商務合作的公告,并認為此舉是為解決惠而浦大股東格蘭仕的問題:“格蘭仕為倒逼國美對其補貼不合理費用,意圖通過惠而浦制造事端解決問題。”
國美電器在聲明中稱,因格蘭仕在與其合作過程中投入了與自己經營能力不符的資源,造成尷尬局面。格蘭仕為倒逼國美對其補貼不合理費用,意圖通過惠而浦制造事端解決問題。國美電器還稱,為保證格蘭仕在其經營生態中順利發展,曾多次勸阻對方,但格蘭仕并未聽取其建議。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去年5月,格蘭仕要約收購惠而浦交割完成,最終以20.5億元持有惠而浦51%的股份。格蘭仕集團董事長梁昭賢也在去年5月底開始兼任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截至今年3月末,格蘭仕持有惠而浦總股本的57.11%。
國美電器方面還在聲明中表示,在雙方達成一致前,其將積極處理庫存,為終止合作做好準備。如最終未能妥善解決,其將全面終止與惠而浦及格蘭仕的合作,并采取法律措施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