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訊,今年3月,剛剛完成D輪融資的正雅齒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還沉浸在喜提5億融資的喜悅時,壞消息接踵而來,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一則行政處罰使其陷入了“虛假宣傳”風波。
而記者發現,在“虛假宣傳”風波背后,正雅齒科正在嘗試的“去醫生化”DTC直銷模式也被質疑“將風險轉嫁給消費者”、“對患者存在潛在危害”。

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2020年12月16日,上海趣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正雅齒科簽訂了《服務訂單》,約定于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2月10日,正雅齒科通過上海趣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隨機招募400名流量博主在某電商平臺APP上宣傳推廣其銷售的隱形牙套產品。
上海趣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撰寫了經正雅公司確認的宣傳文案內容,并委托某公司招募到400名社交媒體平臺的“流量博主”,要求流量博主根據宣傳文案內容撰寫推廣圖文,主要內容均為關于正雅公司銷售的隱形牙套產品的使用體驗和正面評價,上海趣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上述推廣圖文匯總并交正雅公司最終確認后,通知400名流量博主將圖文發布在其某電商平臺APP個人賬號上。
經核查,前述400名流量博主在發布上述圖文前和發布時均不是正雅公司隱形牙套的實際患者或者使用者,其發布的圖文內容均是根據上海趣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宣傳文案虛假編撰的。
2021年2月25日,上述400名流量博主完成所有推廣圖文的發布。上海趣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上述宣傳推廣服務中獲得服務費用339200元(含稅)。2021年8月30日,上海趣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通知流量博主將發布的推廣圖文予以刪除下架。
據媒體報道,正雅齒科目前正在嘗試DTC模式,即跳過下游醫療服務機構,通過電商平臺和直播直接將產品銷售給消費者,報道同時稱,在DTC模式下,正雅的銷售人員“讓用戶自己在家里咬牙膜,寄給正雅,而不是去正規的口腔醫院和診所,完全將風險轉嫁給了信息不對稱的消費者”。
對此質疑,中國網財經記者致電正雅齒科求證,但相關工作人員直接掛斷電話。
不過記者在某電商平臺Smartee正雅旗艦店看到,目前正雅齒科在售4款隱形矯正套餐以及2款兒童隱形矯正。隱形矯正套餐價格從26800元到52800元不等,兒童隱形矯正價格為26888元。記者注意到,在商品信息下面附有預約就診流程,根據流程,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后將收到電子券號,電話預約后憑券號到院檢查。
據上述商品詳情頁顯示,隱形矯正套餐可在全國149家口腔醫院使用,兒童隱形矯正則支持上海和深圳3家口腔門診部。從就診門店類型看,多是自然人獨資或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個體工商戶等。
據了解,近年來,受益于隱形矯正專利技術的到期開放,國內外出現了一個新的隱形正畸銷售模式——直營模式(Direct To Consumer:直接面向消費者)。該模式一改傳統的隱形正畸就診方式,患者不再去醫院、診所尋找專業的正畸醫生就診,而是自行定制購買正畸設備。
不過,此模式遭到正畸醫生的集體質疑,認為隱形矯正首先是醫療行為,一定要由醫生來做,并表示該技術只有通過醫生才能夠診斷、設計,移動牙齒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看似讓患者省錢省力,實際上會帶來很多潛在危害,比如牙根、牙周治療的問題。”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該商業模式忽視了保護患者,存在很多隱患。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內隱形正畸市場是雙巨頭競爭格局——隱適美和時代天使,一個主打進口高端、一個主打國產性價比,兩大品牌合計占有市場份額超過80%,而第三名的正雅齒科市場占有10%左右,三家合計占有隱形正畸市場的約90%。
天眼查顯示,正雅齒科成立于2004年,法定代表人姚峻峰。公司主要從事數字化口腔正畸技術服務和隱形矯治產品研發。
在前不久的D輪融資上,姚峻峰表示,正雅從2010年收治約100個病例,發展到2019年,收治已經超過3萬例,2021年收治達到了約8萬例,2021年正雅在國內隱形矯治市場的占有率接近了20%。(來源:中國網財經 記者 杜丁)
搜索更多: 齒科 |